一、 適宜種植的區域
羊草是禾本科賴草屬植物,具下伸或橫走根莖,須根具沙套,耐寒、耐旱、耐堿,更耐踐踏。在年降雨量250毫米的干旱地區生長良好,最適宜在年降水量400-600毫米的地區種植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pH5.5-9.4時皆可生長,適宜pH為6-8。羊草的適應范圍廣,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,以東北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新疆等地區利用較廣。
二、 主要栽培措施
1、整地
人工播種的羊草草地要求不嚴格,除低洼內澇外均可種植。羊草出苗率低,幼苗細弱,因此必須精細整地。選擇土地疏松,通氣良好,排水通暢的地塊,要求必須經過耕翻,整平耙細,干凈無雜草。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。
2、播種
選擇優質種子進行播種,以提高種子發芽率。播種期以夏播為好。在北方高寒、干旱牧區,宜在雨季及時播種,最遲不晚于7月底。播種量2-3kg/畝。條播行距30cm,播深2-3cm,播后鎮壓。
3、田間管理
羊草苗期生長十分緩慢,易被雜草抑制,應及時采取中耕或使用化學藥劑除草,最好是在播種前進行土壤處理。適期追肥是提高羊草產量、改進品質、防止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。一般每畝氮肥5kg,可增產干草10kg左右。輕度退化的草地,經過淺耕翻耙,切斷根莖,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,結合灌溉、施肥等管理措施,草地生產力可以得到恢復。
三、風險提示
1、選購品種時,應向專業技術人員詳細了解品種的適宜區域、特征、特性,根據種植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并參考種植說明。
2、溫度和濕度顯著影響種子生活力,購買的種子應及時播種,未使用的種子應妥善保管。種子應在避光、干燥的環境中保存,溫度低于25℃,相對濕度<50%為宜,避免高溫(>30℃)和高濕(相對濕度>60%或種子含水量>15%)的貯藏條件,貯存期不宜超過180天。